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再承认BNO为有效的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随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不再将BNO视为有效旅行证件和身份验证,包括在香港的出入境以及任何形式的身份证明。
‹
31
1月
1月31
瑙鲁独立日:庆祝自由与民族团结
瑙鲁是一个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小岛国,面积仅有21平方公里,然而它却拥有充满历史与文化的独立日庆祝活动。每年的1月31日,瑙鲁都会隆重庆祝独立日,以纪念1976年这一天从澳大利亚获得独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天不仅成为了国家的象征,也成为了瑙鲁人民展现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时刻。独立日的历史背景瑙鲁于19世纪后期被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占领,曾经历更为复杂的殖民历史。尽管在这样的背景下,瑙鲁人民始终向往独立,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76年成功从澳大利亚获得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在独立宣言中,瑙鲁人民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以及未来发展的信念。独立日的庆祝活动瑙鲁独立日的庆祝活动通常包括盛大的游行、文艺表演和文化展览。在这一天,瑙鲁各地的人民会聚集到首都亚伦达,参加精彩纷呈的活动。游行中,参与者身穿传统服饰,展示瑙鲁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一些民间艺术家和音乐家也会在现场表演,向公众展示他们的才华。此外,瑙鲁政府还会组织一系列官方活动,包括升旗仪式、国歌演唱以及领导人讲话。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民族团结,也激励了年轻一代,更加珍视和理解国家的独立与发展。瑙鲁的文化特色瑙鲁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独特的语言、音乐和舞蹈。独立日的庆祝活动中,传统舞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舞蹈通常以叙述历史故事和传说为主题,表演者在节奏欢快的音乐伴奏中翩翩起舞,展现出瑙鲁人民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瑙鲁的传统手工艺也是该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立日,手工艺品展览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购买传统艺术品的机会。瑙鲁的手工艺品多由天然材料制作,如椰子壳、海洋贝瑙和植物纤维等,突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独立日的未来展望在全球化的今天,瑙鲁独立日不仅是民族自豪感的体现,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传承在这一特殊的日子得到了彰显。瑙鲁人民对未来的希冀以及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使得这一天更加意义非凡。无论是来自国际游客的关注,还是国家内部的团结,瑙鲁独立日都成为了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未来,瑙鲁有望通过独立日的庆祝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日本的晦日节:庆祝新年的传统与习俗
日本的晦日節,即大晦日,是日本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通常庆祝在每年的12月31日。这个节日不仅象征着旧年的结束,也是迎接新年到来的时刻。在日本,晦日节有着丰富的习俗和仪式,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大晦日期间,日本各地的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以便在新的一年里迎接好运。很多家庭会进行大扫除,通常被称为“年越し”或“年尾”,以此象征清除旧年的不顺。为了迎接新年,人们希望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开始新的生活。 在饮食方面,晦日节有一些特别的传统食物,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年越し蕎麦”。这道美食通常在除夕夜享用,寓意着长寿和幸福。人们相信,吃蕎麦能够带来持久的好运和家庭的安康。此外,许多地方也会准备天妇罗、寿司等传统料理,让人们在美食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除了饮食,晦日节的另一个重要仪式是梵钟鸣响,特别是在城市中的寺庙里。每到午夜时分,寺庙的钟声会敲响108下,分别代表人们在旧一年中所经历的108种烦恼。这种传统源自佛教,旨在帮助人们反思过去,释放心中不快,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新年到来之际,很多日本人会穿上传统的和服,前往寺庙和神社进行新年参拜。许多人还会进行许愿活动,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人们通过这一过程,感受到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增强了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晦日节是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涵盖了丰富的传统习俗和对新年的期待。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纪念过去,展望未来。如果你有机会在日本过大晦日,绝对不容错过体验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事件
2020年:英國正式脫離歐洲聯盟及歐洲原子能共同體,隨後進入脫歐過渡階段。
2018年,亚洲、北美洲、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出现了月全食,此次月食的半影食分为2.320,全影食分为1.321。当天恰逢超级月亮(1月30日到达近地点),加之是2018年首次出现的蓝月月食,因此被称为“超级蓝血月”(Super Blue Blood Moon),这是152年来的第一次。
2013年,加拿大华裔女孩蓝可儿(Elisa Lam)神秘失踪。
2002年:印度尼西亚遭遇严重豪雨灾害。
2001年:日本航空班机发生空中接近事故。
2000年,一架阿拉斯加航空的MD-83客机在太平洋坠毁,导致88人遇难。
1997年,《最终幻想系列》首款采用3D电脑图形的电子游戏《最终幻想VII》正式发布。
1981年:52名被伊朗扣押的人质返回美国。
1975年,非洲的安哥拉摆脱了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成功获得独立。
出生
1998年:鄭禹奭,韓國男子偶像團體PENTAGON成員
1997年:唐特·迪文森佐,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1996年:蘇芷晴,香港女歌手
1994年:維塔利克·布特林,俄裔加拿大程式設計師、作家,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1992年:周冬雨,中国女演員
1977年:香取慎吾,日本藝人
1975年:普丽缇·泽塔,印度演員
1971年:李英愛,韓國女演員
1966年:石黑賢,日本男演員
1935年:大江健三郎,日本存在主義作家,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23年逝世)
死亡
2023年:蔣凡可·蘭奇,義大利企業家,前任宏碁集團執行長(1954年出生)
2014年:弗朗西斯·M·費斯米爾,美國急診科醫生(1959年出生)
1966年:白思華,英國陸軍將領(1887年出生)
1956年:艾倫·亞歷山大·米恩,英國作家,以小熊維尼與兒童詩作而聞名於世(1882年出生)
1943年:賴和,台灣新文學之父(1894年出生)
1930年:本內迪科特·迪波夫斯基,波蘭自然學家、醫生(1833年出生)
1882年:詹姆斯·斯普里格斯·佩恩,美裔賴比瑞亞政治人物,第4、8任賴比瑞亞總統(1819年出生)
1615年:宗義智,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對馬宗氏第20代領主,對馬府中藩初代藩主(1568年出生)
1606年:盖伊·福克斯,英格蘭天主教陰謀組織成員(1570年出生)
1398年:崇光天皇,日本北朝第3代天皇(1334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