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国乔治亚州盖恩斯维尔的一家禽肉加工厂发生液氮泄漏事件,导致六人遇难,十人受伤。
‹
28
1月
1月28
![国际数据隐私日](https://res.cloudinary.com/dmokrcytj//zh/holidays/international_data_privacy_day_importance.webp)
了解国际数据隐私日及其重要性
每年的1月28日被庆祝为国际数据隐私日(Data Privacy Day),这一国际性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个人数据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同时促进企业和组织采取更有效的数据保护措施。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球社会不能忽视的焦点。国际数据隐私日的起源国际数据隐私日源于1981年1月28日《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的欧洲理事会公约》的签署。该公约是首个针对个人隐私及数据保护的国际法律文书。此后,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重视数据保护,逐步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框架和政策,以应对不断增长的隐私侵权风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在如今信息泛滥的时代,个人信息被广泛收集和使用,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其数据如何被处理,或是在何种情况下可能受到侵犯。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隐私和自由,还影响到商业信誉及客户信任。保护个人隐私有哪些益处?保障个人自由:个人数据的安全可避免不必要的监控和侵入,保护个体的自由与尊严。增强公众信任:企业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表现良好,可以有效增加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及忠诚度。降低法律风险:遵循数据保护法律法规,能降低因违规引发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如何提升数据隐私意识每个人都应当提高自身的数据隐私意识。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定期审查个人隐私设置:在社交媒体及其他在线服务中,定期检查并更新隐私设置,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使用强密码:为在线账户设置强密码和双因素认证,提升账户的安全性。谨慎分享信息:在公开场合或社交媒体上,务必谨慎分享个人信息,避免过多暴露私人生活。企业应承担的责任除了个人,企业在数据保护方面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应建立数据保护政策,确保透明的数据处理流程,定期对员工进行隐私保护培训,并遵守相关法规,例如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总结国际数据隐私日提醒我们,保护个人隐私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都应该珍视自己的数据,同时也应当倡导和支持数据保护的教育和实践。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和信任的数字空间。...
![亞美尼亞:軍人節](https://res.cloudinary.com/dmokrcytj//zh/holidays/armenia_army_day.webp)
亚美尼亚军人节:荣耀与传统的结合
每年的1月28日,亚美尼亚庆祝军人节,这是一个向所有为国家服务的军人和退伍军人致敬的特殊日子。在这一天,亚美尼亚人民不仅纪念历史上为捍卫国家而战斗的英雄,也重申了对当前军事力量的支持和爱国主义精神。军人节的历史背景亚美尼亚的军人节起源于1992年,当时亚美尼亚在独立后需要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以应对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局势。这一节日象征着亚美尼亚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团结一心的决心。作为后苏联时期建立的国家,亚美尼亚承载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军人节成为了民族认同和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庆祝活动在军人节当天,各地都会举办隆重的庆典活动,包括首次举行的阅兵式、军事演习以及文化表演。亚美尼亚人民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往往会前往纪念碑和烈士墓,向为国家牺牲的英雄献花和点蜡烛。社交媒体上,许多市民也会发布与家人和朋友合影的照片,传达对军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军人节的意义对于亚美尼亚人而言,军人节不仅仅是怀念和纪念,更是鼓舞士气、增强国民团结的机会。在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区域安全环境下,这一天的庆祝活动提醒人们重视国家安全和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同时,军人节也提升了年轻一代对军事服务的认知,激励他们愿意投身保卫国家的行列。结论亚美尼亚的军人节深刻影响着国家和人民的精神面貌,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但又面临挑战的国家,亚美尼亚人民通过这样的纪念活动,传承了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感。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大家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共同庆祝和铭记为国家付出与牺牲的每一位英雄。...
事件
2010年,台灣旅日女子圍棋選手謝依旻,成為日本圍棋史上最年輕的女流三冠王。
2003年,沙龙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在 election 中获胜,成功连任以色列总理。
1997年:在中國現代史上備受重視的中山艦,經歷了59年沉沒於長江底的歷程後,終於由長江航運集團打撈上岸,重現於世。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后73秒爆炸解体,导致7名宇航员遇难。
1979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前往美国进行访问。
1977年:轟動香港的朱坤江集團販毒案宣判,最終朱坤江夫婦各被判刑30年。
1967年:澳门的一二三事件宣告结束。
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1960年:中国与缅甸确定了边界。
出生
2002年:柳善皓,韓國男歌手
1999年:Hrvy,英國男歌手、主持人
1998年:艾莉尔·温特,美國女演員
1994年:馬盧瑪,哥倫比亞男歌手、詞曲作家
1993年:威爾·普爾特,英國男演員、製片人
1986年:施露蒂·哈桑,印度女藝人
1986年:姜麗文,香港女歌手
1985年:阿卡潘·納瑪,泰國男演員(2024年逝世)
1984年:安德烈·伊格达拉,美国籃球运动員
1982年:林岳平,台灣職業棒球運動員、教練
死亡
2007年:楊傳廣,台灣男子田徑運動員(1933年出生)
2002年:阿斯特麗德·林格倫,瑞典童書編輯出版者、作家(1907年出生)
1989年:王默君,台灣女歌手(1964年出生)
1988年:克勞斯·富赫斯,德國理論物理學家、間諜(1911年出生)
1960年:佐拉·尼尔·赫斯顿,美國民俗學家、作家(1891年出生)
1939年:威廉·巴特勒·叶芝,愛爾兰詩人、剧作家,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865年出生)
1926年:加藤高明,日本政治人物,第24任日本首相(1860年出生)
1859年:威廉·普雷斯科特,美國歷史學家(1796年出生)
1688年:南怀仁,比利時天主教耶穌會修士、神父(1623年出生)
1596年:法蘭西斯·德瑞克,英國探險家(1540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