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hist.com logoDayhist

11月16 日期

6

重要节日

56

重要事件

143

出生和死亡

存在。

节日和特别日子

事件

出生和死亡

国际宽容日

国际宽容日:倡导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

每年的11月16日是国际宽容日,这一天旨在提高人们对宽容、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的认知。宽容不仅是一个社会基石,更是实现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因素。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宽容的价值显得尤为突出。宽容的定义与意义宽容不仅是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也是对不同文化、宗教和背景的理解和尊重。宽容意味着在面对冲突和分歧时,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寻求对话与理解,而非对立与冲突。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个人情感和精神健康的重要保障。国际宽容日的历史背景国际宽容日的设立可以追溯到1995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此日旨在促进教育倡导宽容与反对歧视的努力。如今,这一天成为全球各地推动宽容、和平和人权的重要时刻。通过各种活动、研讨会和倡导,国际宽容日提醒人们持续关注宽容的必要性,并鼓励社会在不同文化与信仰之间架起桥梁。宽容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宽容的重要性愈显突出。科技的发展使得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然而,这也带来了文化冲突与误解的风险。促进宽容不仅能减少社会中的仇恨与暴力,还能增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践行宽容面对审视和判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宽容。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建议:倾听与理解: 在与他人交流时,保持开放的心态,认真倾听不同的观点,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情感。教育与传播: 通过学习与分享知识,提高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鼓励身边的人关注宽容的重要性。为他人发声: 对不公正的言论或行为保持警觉,支持弱势群体,成为宽容与正义的倡导者。结语国际宽容日是提醒我们所有人:宽容并非软弱,而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宽容的态度,为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共处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实践宽容,我们将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朝鲜:母親節

朝鲜母亲节:庆祝母爱的独特方式

在朝鲜,母亲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爱戴。母亲节的庆祝活动体现了朝鲜社会对家庭价值观的重视,也是新时代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朝鲜的母亲节一般在每年的11月16日庆祝,这一天被称为“母亲节”。尽管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母亲节时间不同,但这并未减少其重要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子女们会通过送花、卡片以及准备丰盛的家庭聚餐来向母亲表达敬意。朝鲜的母亲节还有一个特色传统,那就是举行家庭聚会。家庭成员们会在母亲的精心准备下,共享美味的佳肴,尤其是朝鲜特色的泡菜和米饭。在这样的氛围中,家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让母亲感受到家人为她的爱和感激。除了家庭聚会外,朝鲜的学校和社区也会举行庆祝活动。孩子们会为母亲准备小礼物,甚至写诗歌和朗诵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家庭凝聚力,也培养了年轻人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恩之心。在朝鲜,母亲的角色被视为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她们不仅肩负着家庭的温暖,也在教育下一代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母亲在家庭中承担着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双重角色,因而在母亲节这一天,社会各界也都特别重视对母亲贡献的认可。虽然母亲节在朝鲜的庆祝方式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思想是相同的:爱与感恩。在全球范围内,母亲节都在向人们传递着对母爱的尊重和对家庭的重视。对于在朝鲜人们来说,母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支柱,更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奠基者。总之,朝鲜的母亲节不仅是对母亲的致敬,也是对家庭文化的弘扬。通过共同的庆祝活动,家庭的纽带更加紧密,社会的整体和谐也得以增强。...

冰島:語言日

探索冰岛:语言日的文化魅力

冰岛,位于北海与格林兰间的岛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纯净的社会文化而闻名。在这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国度,每年的语言日(Íslenskur tungumáladagur)是一个特别的时刻,庆祝冰岛语及其在文化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冰岛语的历史冰岛语是一种古老的北日耳曼语言,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它源于古诺尔斯语,是维京人传播到冰岛的语言。尽管经历了多次变革,冰岛语的保留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对较高,许多古老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至今仍被使用。语言日的设立旨在提高人们对冰岛语的认识和使用,同时也提醒我们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每年的2月16日,学校、社区和文化机构都会组织多种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从演讲、诗歌朗诵到语言竞赛,活跃了整个国家的语言氛围。语言日的庆祝活动在语言日这一天,冰岛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例如,学校会安排特别的课程,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冰岛语。图书馆和文化中心通常会组织相关的读书会和作家签售会,帮助人们接触更多的冰岛文学作品。此外,冰岛的艺术家也会在这一日子中贡献他们的才华,创作与语言和文化相关的歌曲和戏剧,进一步增强公众对冰岛语的热爱。各种媒体平台会特地推出与冰岛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用户们会使用冰岛语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祝福,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语言氛围。保护冰岛语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许多小语种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冰岛一直在努力保护其语言和文化遗产,不仅仅通过教育和法律手段,也通过公众的参与和热情。在语言日的活动中,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交流和欢庆,为冰岛语的未来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自豪的冰岛人,使用自己的母语不仅是一种身份的体现,更是对祖先智慧的尊重与传承。因此,语言日的举办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是对文化自信的宣示。总结语言日是冰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这片神奇土地上语言的魅力和力量。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大家的共同参与,冰岛语将继续书写它在历史长河中的辉煌篇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庆祝冰岛语,传承和弘扬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爱沙尼亚:宣誓主权日

爱沙尼亚的宣誓主权日:意义与庆祝

每年的2月24日,爱沙尼亚都会庆祝一个重要的国家节日——宣誓主权日。这一天不仅象征着爱沙尼亚的独立与主权,更是其国家认同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体现。在2024年,爱沙尼亚将庆祝其独立10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与庆祝的历史节点。历史背景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地区,历史上曾受到多个国家的统治,包括丹麦、瑞典、德国和俄罗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外来统治后,爱沙尼亚于1918年2月24日宣布独立。这一宣言标志着爱沙尼亚人民对自由与自决权的渴望,开启了国家发展的新篇章。宣誓主权日的庆祝活动每年的宣誓主权日,爱沙尼亚人民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官方的仪式、演出、游行以及家庭聚会等。全国各地的城市都有盛大的庆祝活动,尤其是在首都塔林,游行和烟火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同时,这一天也是爱沙尼亚人民回顾历史、感恩先贤的时刻。当代的爱沙尼亚经过多年的发展,爱沙尼亚已经成为欧洲最具有创新和数字化的国家之一。在独立后的几十年里,爱沙尼亚不仅建立了强大的民主制度,还在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方面走在世界前沿。爱沙尼亚的“数字独立”使得其公民能够在不受地理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各种电子交易和选举。未来展望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爱沙尼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未来,在保持独立和主权的基础上,爱沙尼亚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特别是在安全、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百年之际,爱沙尼亚全体人民共同展望未来,坚定不移地走向更加强大的国家。总结宣誓主权日是爱沙尼亚人民心目中不可或缺的节日,它不仅代表着过去的勇气与坚持,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在全球化的今天,爱沙尼亚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了独立、尊重与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芬兰语:阿尔诺、阿尔内和阿尔尼的命名日。

Finnish Naming Days for Arno, Arne, and Arni

在芬兰文化中,命名日(nimipäivä)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每个人的名字通常会有一个特定的命名日,这一天人们会庆祝并祝福拥有这个名字的人。此外,阿尔诺(Arno)、阿尔内(Arne)和阿尔尼(Arni)是芬兰语中常见的男性名字,它们各自的命名日赋予了这些名字更多的文化意义。阿尔诺(Arno)的命名日阿尔诺作为一个名字,在芬兰文化中体现了力量和智慧。阿尔诺的命名日通常设定在某个特定的日期,虽然这个日期可能因地区而异,常见的庆祝活动包括家庭聚会、友人祝福以及给予小礼物来表示祝贺。阿尔诺的名字源自古德语,意指“鹰”,象征着高贵与锋利的视野。阿尔内(Arne)的命名日阿尔内这个名字在芬兰同样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一个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名字,它在芬兰人中间广受欢迎。阿尔内的命名日是一个个人和家庭庆祝的重要时刻,人们通常会准备午餐或晚宴,以便聚集家人和朋友进行庆祝。阿尔内意为“鹰”或“强者”,在命名日的传统中,孩子们通常会被教导这种名字的文化来历和寓意。阿尔尼(Arni)的命名日阿尔尼是另一种受欢迎的名字,这个名字同样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也传达了勇气和力量的含义。阿尔尼的命名日也被广泛庆祝,尤其在有阿尔尼这个名字的家庭中。这个名字的独特性在于它常常给人一种亲切感,因此在命名日当天,庆祝活动往往会以更为随意和温馨的方式进行。总结总的来说,无论是阿尔诺、阿尔内还是阿尔尼,这些名字不仅仅是个人的标识,更是连接家族和文化的一种纽带。在芬兰,命名日的庆祝活动也成为了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表示祝福和共享美好的时光来强化彼此的羁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名字和命名日的传统仍然活跃在芬兰社会中,体现了芬兰人民对文化和传统的热爱。...

瑞典语:阿尔内的命名日。

阿尔内的命名日在瑞典的意义与庆祝方式

在瑞典,命名日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对于那些叫做阿尔内(Arne)的人来说。每年的特定日期,瑞典人民会庆祝他们的命名日,这一天不仅是单纯的节日,更是深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刻。阿尔内的命名日介绍阿尔内的命名日通常在瑞典历法的传统节日中被庆祝,根据瑞典教会的年历,阿尔内的命名日是在每年的3月24日。这一天,所有被命名为阿尔内的人都会收到亲友的祝福和礼物,作为对他们名字的认可和庆祝。阿尔内这个名字的历史来源阿尔内一名源于古北欧,意思是“鹰”的保护者。这个名字在瑞典及其他北欧国家历史悠久,常常与勇气和韧性相关联。许多伟人和杰出人物都曾使用过这个名字,使得阿尔内的命名日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庆祝,也是对这一名字意义的弘扬。命名日的庆祝方式在阿尔内的命名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通常会通过家庭聚会来庆祝。家庭成员会聚在一起,共同享受美食、饮品和欢笑。瑞典的传统食物,像是肉丸、瑞典面包,以及丰富的甜点,都会成为桌上的佳肴。此外,亲友们还会送上小礼物,以表示对于命名者的祝福。命名日与其他节日的关系命名日与生日有所不同,它更强调的是对名字本身的庆祝。许多瑞典人同时庆祝自己的生日和命名日,虽然这两者之间的庆祝方式有时可能会有所交叉,但命名日通常更加私密温馨。在一些家庭中,命名日甚至被视为比生日更重要的节日。总结阿尔内的命名日在瑞典是一个富有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日子。它不仅让阿尔内这个名字更加鲜活,还促进了家庭和朋友之间的联系。在这一天,无论是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还是小型的家庭聚会,重要的是对名字的欣赏和对于彼此的关爱。因此,命名日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节日,更是瑞典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021年:小行星中心宣布发现了一颗新的土星卫星,并为其命名为S/2019 S 1,至此土星的已知卫星总数增至83颗。

  • 2021年:白俄罗斯-欧盟边界危机期间,难民们向波兰边防卫队投掷石块,并试图破坏白罗–波兰边境临时关闭的检查站和围栏。对此,波兰边防卫队以水炮和催泪瓦斯进行反击,并指责白俄罗斯国家边境委员会及相关的应急服务部队在此事件中给予了支援。

  • 2020年,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批准在蘇丹共和國紅海沿岸的蘇丹港建設新的俄羅斯海軍基地,並將派遣300名軍事和文職人員駐守。

  • 2018年:国际度量衡大会60个成员国的代表一致通过了重新定义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提案,不再将公斤定义为国际公斤原器的质量,而是采用普朗克常数进行定义。同时,安培、开尔文和摩尔也进行了重新定义,使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均以物理常数为基础,从而使国际度量衡原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2010年,美国科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发现了离地球最近的年轻黑洞。这一黑洞形成于约30年前,来自距离地球约5000万光年的M100星系中的超新星SN 1979C的遗骸。

  • 2004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極音速飛行試驗機X-43A進行了第三次試飛,創下了9.8馬赫的大氣層內飛行紀錄。

  • 2002年:中國廣東省首次診斷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病例,隨後逐步擴散至全球各地。

  • 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对越南进行了访问。

  • 1997年:日本國家足球隊在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亞洲區外圍賽附加賽中以3比2戰勝伊朗國家足球隊,歷史上首次晉級世界盃正賽。

  • 1997年,因健康原因被釋放的中國異議人士魏京生曾在西單民主牆發表過大字報,之後選擇流亡至美國。

  • 1995年:京九铁路成功与定河桥南端接轨。

  • 1995年,韓國檢察機關以隱匿巨額政治資金和接受賄賂的指控逮捕了前總統盧泰愚。

  •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

  • 1993年,俞敏洪在北京创办了新东方学校。

  • 1992年,英國薩福克郡霍克森發現了羅馬帝國後期規模最大的金銀寶藏,隨後這批珍貴的藏品被移交給大英博物館進行收藏。

  • 1991年:首次国际足协女子世界杯在中国广州市召开。

  • 1991年,美国国务卿贝克访问中国,分别与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国家主席杨尚昆等中方领导人进行了会谈。

  • 1988年,贝娜齐尔·布托被选为巴基斯坦总理。

  • 1981年,中國女子排球隊在日本大阪舉辦的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中獲得七場全勝,首次奪得世界冠軍。

  • 1979年:布加勒斯特地铁正式投入运营。

  • 1974年:阿雷西博信号在波多黎各发射。

  • 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一项法案,批准建设一条连接北冰洋与阿拉斯加湾的输油管道,即纵贯阿拉斯加管道。

  • 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卢森堡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了世界遗产公约。

  • 1965年,探测器金星3号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 1959年:音乐剧《音乐之声》首次亮相于百老汇。

  • 1957年,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北京成立。1960年,該研究院成功發射了一枚仿製的第一枚近程火箭,從而揭開了中國運載火箭研發的序幕。

  • 1945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法国巴黎成立,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

  • 1945年:冷战时期,美国军方拘捕了88名德国科学家,以协助美国研发火箭技术。

  • 1944年:为了支援许特根森林战役中的陆军攻势,盟军对迪伦展开空袭。

  •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针对位于挪威的纳粹德国重水工厂展开空袭,成功延缓了德国的原子弹研发进程。

  • 1940年:纳粹大屠杀:纳粹德国彻底封锁了华沙犹太区,与外界完全隔绝。

  • 1940年:二战期间,英国空军对汉堡进行轰炸,以报复德国空军对考文垂的袭击。

  • 1938年,瑞士巴塞尔诺华公司的化学家霍夫曼首度人工合成迷幻药LSD。

  • 在1934年,红二十五军的2984名士兵从河南罗山县启程,开始了长征。

  • 1933年:美国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 1929年,因在中东路事件上表达异议,陈独秀被中国共产党开除党籍。

  • 1920年,澳大利亚的国家航空公司——澳洲航空正式成立。

  • 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12个区域分支正式成立。

  • 1907年,俄克拉荷马州正式成为美国的第46个州。

  • 1906年,湖南省长沙市的雅礼中学前身“雅礼大学堂”在长沙西牌楼成立。

  • 1904年,约翰·弗莱明发明了真空管。

  • 1899年:清朝与法国签订了广州湾租界协议。

  • 1885年,加拿大政府以叛国罪判处曾领导梅蒂人反抗政府的路易·里尔,并在曼尼托巴执行了死刑。

  • 1876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正式成立,成为日本第一所幼儿园。

  • 1871年,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在纽约成立。

  • 1849年:俄罗斯法庭最初判决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刑,后来改为流放。

  • 1797年,腓特烈·威廉三世正式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

  • 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中的華盛頓堡攻城戰。在白原戰役中獲勝後,大不列顛王國的軍隊由北美英軍總司令威廉·何奧指揮,對駐守在曼哈頓華盛頓堡的3,000名大陸軍發起南方包圍。同時,北美英軍副總司令

  • 1632年:三十年战争中的吕岑战役,瑞典皇帝古斯塔夫二世率领的瑞典帝国及新教联盟部队在萨克森选侯国的吕岑与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指挥的神圣罗马帝国及天主教联盟军队展开激战。新教联盟最终赢得胜利,然而古斯塔夫二世

  • 1532年,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发起伏击,抓捕了印加帝国的统治者阿塔瓦尔帕,这标志着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的开端。

  • 1272年:亨利三世去世後,當時正參與第九次十字軍東征的愛德華一世繼位成為英格蘭國王,在他的統治下,英格蘭成功征服了威爾斯。

  • 1161年:唐岛之战:南宋李宝指挥的水师在山东附近的唐岛对金朝苏保衡和完颜构率领的水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胜利,完颜构在战斗中阵亡。

  • 951年,南唐皇帝唐元宗派边镐率军征讨马楚,使其灭亡。

  • 557年,陈霸先推翻梁敬帝,建立陈朝,成为陈武帝。

  • 534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编纂的罗马法《查士丁尼法典》第二版正式发布。

Births

  • 澤田姬

    生年不詳:澤田姬,日本女性聲優

  • May

    2004年:May,韓國女子偶像團體Cherry Bullet成員

  • 人生肥宅x尊

    1998年:人生肥宅x尊,台灣YouTuber

  • 方振宇

    1998年:方振宇,臺灣帕運羽球運動員

  • 揚·傑林斯基

    1996年:揚·傑林斯基,波蘭職業網球運動員

  • 田中音緒

    1996年:田中音緒,日本女性聲優

  • 新田真劍佑

    1996年:新田真劍佑,美籍日裔男演員

  • MK

    1995年:MK,韓國男子偶像團體ONF成員

  • 崔鍾顯

    1995年:崔鍾顯,韓國男子偶像團體TEEN TOP成員

  • 周峻緯

    1995年:周峻緯,中國歌手

  • 皮特·戴維森

    1993年:皮特·戴維森,美國男演員

  • 馬塞洛·布羅佐維奇

    1992年:馬塞洛·布羅佐維奇,克羅埃西亞職業足球運動員

  • 河西智美

    1991年:河西智美,日本歌手、演員

  • 孫英豪

    1991年:孫英豪,新加坡男歌手、演員

  • 朴炯植

    1991年:朴炯植,韓國男子偶像團體ZE:A成員

  • 麥芷誼

    1991年:麥芷誼,香港模特兒、藝人、商人

  • 何紫妍

    1990年:何紫妍,臺灣女藝人

  • 謝依旻

    1989年:謝依旻,台灣旅日圍棋女棋手

  • 羅凱珊

    1988年:羅凱珊,香港模特兒

  • 紗榮子

    1986年:紗榮子,日本女演員

Deaths

  • A·S·拜厄特

    2023年:A·S·拜厄特,英國小說家、詩人(1936年出生)

  • 王文采

    2022年:王文采,中國植物分類學家(1926年出生)

  • 威廉·戈德曼

    2018年:威廉·戈德曼,美国小说作者(1931年出生)

  • 埃里克·迈斯

    2017年:埃里克·迈斯,荷蘭羽毛球運動員(1991年出生)

  • 鶴弘美

    2017年:鶴弘美,日本女性聲優(1960年出生)

  • 蕭天讚

    2017年:蕭天讚,前中華民國法務部部長(1934年出生)

  • 釋覺光

    2014年:釋覺光,前香港佛教聯合會主席(1919年出生)

  • 熊頓

    2012年:熊頓,中国漫画家(1982年出生)

  • 丘永材

    2012年:丘永材,香港賽車手(1972年出生)

  • 王天林

    2010年:王天林,香港導演(1927年出生)

  • 米爾頓·佛利民

    2006年:米爾頓·佛利民,美国经济学家,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12年出生)

  • 林振強

    2003年:林振強,香港填詞人、專欄作家、漫畫家(1948年出生)

  • 李志民

    1987年:李志民,中国军事人物(1906年出生)

  • 瓦尔特·迈斯纳

    1974年:瓦尔特·迈斯纳,德國工程物理學家(1882年出生)

  • 艾倫·威爾遜·瓦茨

    1973年:艾倫·威爾遜·瓦茨,英國作家(1915年出生)

  • 菲利普·巴布科克·戈夫

    1972年:菲利普·巴布科克·戈夫,美國詞典編纂者(1902年出生)

  • 蘇桑托·蒂爾托普羅佐

    1969年:蘇桑托·蒂爾托普羅佐,印尼政治人物,曾任印尼代理總理(1900年出生)

  • 克拉克·盖博

    1960年:克拉克·盖博,美国电影演员(1901年出生)

  • 朱塞佩·沃爾庇

    1947年:朱塞佩·沃爾庇,義大利商人、政治家(1877年出生)

  • 愛麗絲·李道爾

    1934年:愛麗絲·李道爾,《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創作原型(1852年出生)

...